首页 > 大学介绍 > 正文

东华理工大学怎么样 排名情况如何

2023-05-20 13:11:05 | 华强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6010405隶属于:江西省教育厅

东华理工大学怎么样好不好?附东华理工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及王牌专业介绍

由于对东华理工大学的不熟悉,很多高三同学在报考这所位于江西的理工类大学时会充满各种疑问。比如:东华理工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东华理工大学最好的专业是什么专业?东华理工大学的强势王牌专业有哪些?值得读吗?本文五米高考将为大家重点解答这些问题。


华强网

一、东华理工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从院校级别来看,东华理工大学是一所比较好的名牌大学。学校隶属于江西省,入选成为卓越工程师、双万计划、省重点高校,级别比较高。


二、东华理工大学最好的学科专业排名

以下这些学科受教育部及国际认可度高,可被称为东华理工大学的强势王牌学科。

1、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东华理工大学被评为C+的学科为:工商管理

东华理工大学被评为C的学科为: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核科学与技术

东华理工大学被评为C-的学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

东华理工大学有2个学科进入了全球前1%,分别为:化学、工程科学。


三、东华理工大学最好的专业

1、东华理工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都是东华理工大学最好的专业,具体名单如下:

资源勘查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

2、东华理工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

(按专业分数线高低排序)

由于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目前还未公布2022年的专业分,所以本文将以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22年高考的录取情况为例,为大家展示东华理工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

根据排名可知:
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在河北历史类收分最高的专业是法学,其最低分为560分、最低位次为8810位;

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在河北历史类收分最低的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其最低分为546分、最低位次为12803位;

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在河北物理类收分最高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最低分为557分、最低位次为34586位;

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在河北物理类收分最低的专业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其最低分为491分、最低位次为101322位。

下图为东华理工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详细表:

友情提醒:下载五米高考,可查阅东华理工大学在你的高考省份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位次排名。(各大手机应用市场均可下载五米高考)

2023东华理工大学排名多少位 最新全国排行榜

2023东华理工大学在全国大学排名中,位居第269位,排名紧随其后的有贵州师范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在理工类大学排名中,位居第106位;东华理工大学在江西所有大学排名中,位居第7位。

东华理工大学排名第几多少位全国2023

东华理工大学在全国大学排名中,位居269位,强于全国排名270位的贵州师范大学,第271位的武汉工程大学。低于第268位的浙江农林大学。

全国排名大学名称综合评分省市
267广东财经大学33.111广东
268浙江农林大学33.006浙江
269东华理工大学32.985江西
270贵州师范大学32.98贵州
271武汉工程大学32.908湖北
272东北石油大学32.864黑龙江

东华理工大学在理工类的大学排名中,位居第106位,强于排名第107位的武汉工程大学,第108位的东北石油大学。低于排名第105的江西理工大学。

类型排名大学名称综合评分省市
104内蒙古工业大学33.347内蒙古
105江西理工大学33.333江西
106东华理工大学32.985江西
107武汉工程大学32.908湖北
108东北石油大学32.864黑龙江

东华理工大学在江西的大学排名中,位居第7位,强于排名第8位的景德镇陶瓷大学,第9位的江西农业大学。低于排名第6位的江西理工大学。

省市排名大学名称综合评分类型
5华东交通大学34.959理工
6江西理工大学33.333理工
7东华理工大学32.985理工
8景德镇陶瓷大学31.98艺术
9江西农业大学31.643农林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东华理工大学的排名,更多数据预计将会在高考前更新。丑瓜高考志愿将会第一时间同步更新,请大家直接访问丑瓜高考查阅。想要了解xx相关内容的考生和家长可以重点参考。

东华理工大学历年

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全国排名第268位

东华理工大学2021年全国排名第285位

东华理工大学2020年全国排名第296位

东华理工大学2019年全国排名第297位

东华理工大学2018年全国排名第311位

东华理工大学怎么样

1、东华理工大学适合理工科,喜欢学核专业的可以考虑一下,这个专业在东华理工学校还算有优势。文科专业,不太考虑。不然的话,4年在大学里面荒废度日。

2、东华理工大学还可以,这个专业在枫林校区,校区非常迷你,整个校园逛下来10分钟不到,教学水平尚可,老师们都比较安逸。学校食堂在不断的改进。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华强网:www.huaqiang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东华理工大学怎么样 排名情况如何”相关推荐
华中农业大学就业情况如何?
华中农业大学就业情况如何?

华中农大是几本大学? 华中农大即华中农业大学,在211大学中位列第三梯队(划分为5梯队),属于中档211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作为百年老校,底蕴深厚,但作为农业大学,排名可能就相对靠后一些。学校实力不容小觑,作为我国顶尖级农林类高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人才。 华中农业大学2022年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生物工程、园艺

2024-03-15 08:33:50
华南农业大学就业情况怎么样
华南农业大学就业情况怎么样

华南农业大学就业情况怎么样 华南农业大学就业情况怎么样 高考填报志愿时华南农业大学就业情况怎么样一直是同学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华南农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华南农业大学就业质量报告,当然每一年的就业情况、就业率变化都不大,供大家参考。 2014届毕业生就业规模结构 2014年华南农业大学共有毕业生10409人,其中研究生1114人,本科生9295人,毕业总人数比2013年增加了4.4

2024-02-08 19:09:19
华东理工大学怎么样?
华东理工大学怎么样?

18所最强二本理工大学 1、昆明理工大学: 坐落在云南昆明市,创建于1954年。建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特色专业8个:冶金工程、建筑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 省属重点高校,在地质、采矿、矿物加工、有色冶金领域优势突出,曾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中南矿冶学院(现

2024-06-12 13:33:05
东北农业大学就业情况怎么样
东北农业大学就业情况怎么样

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待遇 吉林农业大学就业率及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2年吉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已经公布,以下是大学生必备网为大家整理的就业率、就业前景等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注:从2021年起,就业率改称为毕业去向落实率,本科毕业去向落实率通常包含直接就业、考研深造、灵活就业等 1、2022届吉林农业大学就业率 截止2022年8月31日,就业人数为3221人,初次毕业去向落

2024-03-02 04:45:29
山东农业大学怎么样是几本?有什么好的专业推荐?就业情况如何?
山东农业大学怎么样是几本?有什么好的专业推荐?就业情况如何?

山东农业大学自学考试难不难考上? 很多同学在问山东农业大学自考难不难?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是自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家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而山东农业大学是山东省主管部门和教育考试院指定的官方自考主考院校,山东农业大学是正规公办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自考难不难?相信大家心里都是有答案的。 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在招生对象、考试时

2024-02-15 00:36:25
长春理工大学的学生在国内就业情况怎么样?
长春理工大学的学生在国内就业情况怎么样?

长春理工大学的学生在国内就业情况怎么样? 长春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高校,其学生在国内就业情况总体上是比较好的。 首先,长春理工大学的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使得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化学等领域,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

2024-06-08 06:25:19
安徽新华学院的升学情况怎么样
安徽新华学院的升学情况怎么样

安徽最好二本学校排名 安徽最好二本学校排名合肥师范学院、安庆师范大学、铜陵学院。 1、合肥师范学院。 学校现有锦绣、滨湖、三孝口三个校区,校园面积1295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5亿元,纸质图书126.96万册;在职教工1200余人,学校现设15个学院,本科专业59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向11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国际生近1万7千人。 省级重点学科1个

2024-05-23 12:16:37
中国计量大学就业情况如何?
中国计量大学就业情况如何?

中国计量大学就业情况如何? 根据学校权威发布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来看,中国计量大学就业前景总体向好。 2022届毕业生共计4788人,本科毕业生4073人,毕业研究生715人,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93.02%。 就业流向行业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70人),制造业(737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45人),批发和零售业(186人),金融业(155人),教育

2024-03-23 15: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