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产假应该休多久?“三孩”时代的产假政策再思考

2025-07-30 01:51:25 | 华强网

产假应该休多久?“三孩”时代的产假政策再思考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产假应该休多久?“三孩”时代的产假政策再思考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产假应该休多久?“三孩”时代的产假政策再思考

产假应该休多久?“三孩”时代的产假政策再思考

暨南大学经济与 社会 研究院/余家庆 葛梦君

早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宋治平提议延长女性产假至3-6年就引起了广泛热议。虽然女性应当休产假已经成为共识,但产假的长短却存在争议。争论认为,过短的产假不利于女性的身心恢复与子女照顾,而过长的产假所造成的劳动力损失又会使女性在就业市场上面临更大的歧视。随着“三孩政策”的出台,产假、生育津贴与公共托育等生育配套支持政策即将成为今后改革的焦点。那么,在制定政策时,多长时间的产假才是最合适的?

产假:身心恢复到子女照顾

对此,早在1919年的《保护妇女生育公约》(Conventionon Maternity Protection for Women)中,国际劳工组织便呼吁保障女性产后六个月的休息权(ILO,C003:Article3)。最新一版(2000年)《保护妇女生育公约》中,提倡产假至少持续14个星期(约98天),并建议有条件的会员国可增加至18周(约128天),同时确保女性不会因为休产假失去相应的劳动权益与福利(ILO,C183:Article3)。

而伴随近代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女性作为潜在的劳动力后备军被整合进城市的生产体制(production regime)。职业女性兼具母亲和劳动者角色,这使得女性面临照顾与就业上的双重冲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制度鼓励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在“企业办 社会 ”的指导下,城市的单位与街道普遍建立了哺乳室、托儿所和幼儿园等照顾机构。公办幼儿园体系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配套制度优先接纳城市职工家庭子女,并调整幼儿园开放时间、取消寒暑假以适应父母亲的工作需要。但随着1980年代市场化改革以来的“单位”制度瓦解,国家快速退出家庭私人生活,儿童照料等责任重新回归家庭。市场化改革后中国缺少儿童照顾方面的公共服务,尤其是我国0-3岁的儿童照料机构几乎为空白,只有少数中产以上家庭可以转向市场购买服务来弥补托育需求。同时,人口流动使城市新组建的家庭与原有亲属网络分开,随着家庭的核心化,传统大家庭的代际支持被削弱。

当前,大多数的女性在生育时获得的公共支持和家庭支持不足。受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以及“女性更适合照顾小孩”等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大多数女性在生育时难以获得的配偶的帮助,甚至出现“丧偶式 育儿 ”的困境。根据第三期中国 社会 妇女地位调查显示,3岁以下的孩子基本由家庭承担照顾责任,其中母亲承担日间照顾责任的比例为63.2%。虽然我国女性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如2010年中国18-64岁女性的就业率为71.1%,但这些现实的障碍使得职业女性面临着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难题。

中国女性产假政策解读:1949-2021

中国的产假制度最早形成于1926年的民国时期,时长达到6-8周不等,但在当时的 社会 经济背景下并未普遍推行(李扬,2016)。1935年一项针对广州市60位已婚职业女性的调查显示,回答有产假的女性只有36人,产假天数主要(46%)集中在30-45日(陈慧贞,1935)。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明确了当时城市女性职工的56天的产假权:“女工人与女职员生育,产前产后共给假五十六日,产假期间,工资照发。”56天的产假制度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末期。1988年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将女职工产假由原来56天增加至90天。直到2012年新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再次将中国女性的基础产假上调至98天。 华强网

目前,我国关于产假有关规定主要来自于国务院颁发的《女职工劳动特别规定》和各省的《女职工劳动特别法律规定》及《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首先,全国女性享有基础产假98天。2012年的国务院颁发《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其次,根据不同省份的规定,各省的法定产假还可以在基础产假之上增加若干天数。例如,广东省的女性职工还可获得计划生育奖励假。《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80日的奖励假……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广东省女性职工,法定最低产假为98+80=178天。

然而有趣的是,我国各个省份关于女性法定产假天数的规定差异很大,有的省份产假长达1年,有的省份产假短则不足两个月。其中,台湾、澳门、香港、北京、江苏、上海、天津、浙江等城市化率较高、经济发达的地区,产假天数较短,多为3个月或4个月。相比之下,同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广东省产假政策更长。

除了法定最低产假,部分省份还制定了产假延长政策。北京、吉林、重庆、福建省允许有条件的雇主额外增加产假1至12个月不等;海南、陕西、广西增设了哺乳假,允许有条件的雇主给予女职工3至12个月不等的哺乳假;陕西则针对参加孕前检查的女职工奖励额外10天的产假;广东则针对剖腹产的女职工额外提供30天的休假。

表1 各省女性职工产假表

他山之玉:产假应该休多久?

女性应该休产假已经成为共识,但该休多久的产假还未达成共识。生育对家庭和国家有益,却由企业来承担女性职工的养育成本,因此企业在招聘时不仅会考虑到已生育的女性面临的家庭照料重担歧视已生育的女性,而且会考虑未生育的女性职工在未来生育时的成本。 太长和太短的产假都会对女性的工资、再就业和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如果女性休产假时间太长,会导致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加剧。同时母亲脱离职场太久对女性人力资本积累造成负面影响,也这将降低母亲的职位或工资,使女性更容易面临“职场天花板”。中国学者於嘉和谢宇(2014)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每生育一个子女会造成其工资下降约7%,而且这一负面影响将随着生育子女数量的增加而变大。反之,如果女性没有产假或产假时间太短,只能驱使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或转向时间更为弹性能满足她们照料孩子需求但收入不稳定、权益缺乏保障的灵活就业。在德国和英国,个体户(英国将连续就业不足26周的职工也列入其中)无法享有带薪生育假期,这也是两国生育女性兼职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在意大利,15至34岁的女性中有25%处于临时就业状态,其中只有极少数女性能够享有带薪生育假期,同时这也是意大利女性生育率较低的原因。

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产假的时间应当适中,6个月的产假最为合适。一项针对欧洲地区生育假期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表明,短期休假(少于6个月)对生育女性的职业生涯影响很小,而享受较长的产假(不少于6个月)对女性,特别是育龄女性的工资产生负面影响,9个月的有薪产假将会使女性收入降低3%。除了产假外,一些国家还规定了父母假,这是由父母共同可以享有的假期。学者们的研究表明,较长的父母假会降低母亲返回就业单位的工资或者更可能使母亲退出劳动力市场,这是因为在一些国家,特别是在一些父权制国家,父母假通常由母亲申请使用。芬兰和丹麦的父母假较短,这些地区的母亲的劳动力市场参与率很高,而且生育率也较高;意大利的生育女性产假和 育儿 假的时间都较长,但女性就业率和生育率都不高,说明生育假期长无助于提高女性就业率。

育儿 津贴也会对生育女性的就业产生不同的影响。父母假期间提供津贴,更可能促使母亲在小孩1岁内选择在家陪伴孩子;没有提供 育儿 津贴,母亲为了有足够经济能力照顾幼儿的生活需要,更可能提早返回劳动力市场从事兼职工作。在瑞典,生育女性的产假期工资相当于产前工资的90%,由于有优厚的假期津贴,生育女性在父母假期间参加兼职工作的比例不到20%;英国和荷兰的生育女性 育儿 假是不带薪的,其在父母假期间参加兼职工作的比例分别为40.4%和60.2%,远高于瑞典,这意味着生育女性出于家庭收入的考量不得不在假期从事兼职工作,既不利于照顾孩子,还会造成母亲职位和收入降低。

谁能享受到产假权益?

此外,模棱两可的政策文本,导致了往往是企业组织具有对产假政策的最终解释权。例如,北京市的产假一般是128天,但如果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 社会 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一至三个月。”这意味着女性职工的最长产假可休至218天,这就带来了企业、组织间的隐性福利差异。

文献参考

李扬.歧路纷出,何处是归程?——民国时期知识女性在事业与家庭上的两难选择[J].北京 社会 科学,2016(06):112-118.

杨玉臣.女职工劳动保护状况分析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1996(02):24-29.

邱玉梅,田蒙蒙.“陪产假”制度研究[J].时代法学,2014,12(03):63-72.

陈慧贞.广州市已婚妇女与职业[C]//.程焕文、吴滔.民国时期 社会 调查丛编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卷上, 福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4.

左际平.20世纪50年代的妇女解放和男女义务平等:中国城市夫妻的经历与感受[J]. 社会 ,2005(01):182-209.

於嘉,谢宇.生育对我国女性工资率的影响[J].人口研究,2014,38(01):18-29.

刘闽峰,姜荣萍.提升女性就业和生育兼容性的路径选择——基于对国外家庭支持政策制度设计的分析[J].行政与法,2021(03):65-74.

杨雪燕,高琛卓,井文.典型福利类型下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人口与经济,2019(02):1-16.

庄渝霞. 母职惩罚理论及其对女性职业地位的解释——理论进展、路径后果及制度安排. 国外 社会 科学. 2020;(05):140–9.

校对:栾梦

产假应该休多久?“三孩”时代的产假政策再思考

中山大学简介

中山大学简介

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简称“中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同时也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本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另设有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

一、学校历史沿革

  • 创办初期 :中山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并命名为国立广东大学。同年11月11日,国立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孙中山先生虽未能到场,但为该校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十字训词。1925年,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并入该校;同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廖仲恺先生提议将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并于1926年正式更名。

  • 更名与迁徙 :1927年,国民政府模仿法国的大学区制度,在武昌、武汉及杭州新设立三所中央级的中山大学,该校因此改名为国立第一中山大学。1928年,学校复名国立中山大学。1938年,因日军入侵广州沦陷,中山大学被迫迁徙,先后迁至云南、东江、连县、仁化等地,直至1945年才迁回广州。

  • 院系调整与发展 :1950年,国立中山大学改称中山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等分别并入其他高校,同时岭南大学、华南联合大学等院校的文理院系被并入,形成新的综合性中山大学。此后,中山大学经历了多次院系调整,逐渐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强、学科门类齐全的高水平大学。

  • 现代发展 :1999年,中山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合作建设珠海校区,开创了异地办学的先河。2001年,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2015年,深圳校区获教育部批准建设,至此,中山大学形成了广州校区、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三校区五校园的基本办学格局。

二、学科建设

中山大学拥有完善的学科体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目前,学校有本科专业(办学权)141个,在招本科专业94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点6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中山大学有11个学科入选建设学科名单。

三、师资力量

中山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院士(含双聘)2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00余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国内高校前列。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优势专业与学科评估

  •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 国家重点学科 :生物学、工商管理、英语语言文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神经病学等。
  • 第四轮学科评估 :生态学、工商管理获评A+;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获评A;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等获评A-。此外,法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五、医学实力

中山大学在医学领域具有雄厚的实力,拥有10家实力强劲的附属医院,其中7家为综合性医院,3家为专科医院。附属第一医院排名全国第六、华南第一,孙逸仙纪念医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之一,肿瘤防治中心在国内排名前三,附属口腔医院在国内排名前五,中山眼科中心在多个榜单中眼科综合实力位列全国榜首。这些附属医院为中山大学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临床支撑。

六、报考注意事项

  • 调档比例 :在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一般按照不超过各省公布的招生计划数的120%调档;在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一般按照不超过各省公布的招生计划数的105%调档。
  • 录取原则 :已投档至中山大学的考生,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体检合格且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均不退档。学校按分数(投档成绩)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不设专业志愿级差。
  • 转专业政策 :除强基计划、外语类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保送录取运动员、艺术类专业外,学生在一至四年级均可申请转专业。

综上所述,中山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学实力突出、报考政策灵活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未来,中山大学将继续秉承孙中山先生的办学宗旨和校训精神,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岭南大学留位费可以转专业吗

华强网(https://www.huaqiang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岭南大学留位费可以转专业吗的相关内容。

岭南大学留位费可以转专业。根据岭南大学官网得知,留位费转专业需要遵守学校相关规定和程序,向学校提出转专业申请,并经过学校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转专业。在转专业过程中,学生需要重新参加录取考试,并按照学校的规定进行相关的学分转换和课程安排。

以上就是产假应该休多久?“三孩”时代的产假政策再思考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华强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华强网:www.huaqiang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产假应该休多久?“三孩”时代的产假政策再思考”相关推荐
2024年上海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2025上海中小学暑假放假时间 2025年上海市暑假时间)
2024年上海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2025上海中小学暑假放假时间 2025年上海市暑假时间)

2024年上海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 2024年上海市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表如下: 上海教委公布《上海市中小学2023学年度校历》,上海市中小学统一于2023年9月1日开学,2024年1月19日结束,全学期共21周。寒假从2024年1月22日开始,2月18日结束。 2024年上海中小学寒假其他事项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统一招生考试、上海市

2025-02-08 03:50:47
浙江大学什么时候放寒假 浙大寒假放假时间2024-2025学年
浙江大学什么时候放寒假 浙大寒假放假时间2024-2025学年

浙江大学什么时候放寒假浙大寒假放假时间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浙江大学寒假放假时间 浙江大学2025年的寒假安排正式揭晓。按照校历,寒假从2025年1月12日开始。学生将享有为期5周的假期,具体时间为1月12日至2月17日。对于即将返校的学生来说,这是一段宝贵的休息时间。 返校注册日期定在2月14日,这一天,本科和研究生将重新回到校园,开始新学期的报到注册。博士新

2024-11-16 23:29:38
高考结束之后填志愿时和父母产生分歧,应该怎么选择呢?
高考结束之后填志愿时和父母产生分歧,应该怎么选择呢?

高考结束之后填志愿时和父母产生分歧,应该怎么选择呢? 我们要明白产生分歧的原因。 作为父母,爱子之心人人可见,一定为其计深远。所以总希望给孩子谋划一个美好的未来,可是经常事与愿为。首先:作为青春期的孩子,总希望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 父母站在现世安稳的角度去替孩子计划筹谋,可是孩子站在理想和闯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所以这个是最大的冲突根源。那么作为父

2023-12-29 16:47:51
长沙市寒假时间2024-2025学年 长沙市中小学寒假安排(2024-2025学年上海寒假时间上海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安排)
长沙市寒假时间2024-2025学年 长沙市中小学寒假安排(2024-2025学年上海寒假时间上海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安排)

长沙市寒假时间2024-2025学年长沙市中小学寒假安排 长沙市教育局发布的2024学年度校历显示,2024-2025学年长沙市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确定为2025年1月12日。学生们将迎来一个近一个月的假期,直到2月8日。之后,2月9日将进行报道,2月10日正式上课。 这一安排旨在确保学生能够充分休息,同时也能合理规划假期活动。寒假期间,学校和家长可以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鼓励他们参加有益

2025-03-09 17:22:31
北大本科生寒暑假一共能放多久
北大本科生寒暑假一共能放多久

高分求解!2009年北京大学大一新生报到时间!拜谢! 这个是校历~~~ 一、新生报到:2009年9月5日 二、新生体检和入学教育:9月6日—13日 三、全校新生开学典礼:9月12日、13日 四、在校学生注册: 医学部:8月31日—9月4日 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学生:9月5日 校本部:9月14日—18日 五、校本部本科生选课指导:9月10日、11日 六、上课: 医学部:在校

2024-03-27 18:30:53
暑假息县关店理想学校多久开学
暑假息县关店理想学校多久开学

河南息县初中二年级几门学科 在河南省息县,初二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习十二门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以及信息技术。进入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到的学科与小学阶段有着显著的不同,随着年级的提升,学生们会学习到一系列新的课程。 初中阶段新增设的课程有历史、地理、物理、生物和化学等,而不同年级的课程设置也会有所调整。语文、数学和英语是贯穿整个初中阶段的

2025-01-04 13:52:45
华中农业大学2024年寒假放假时间?(华中农业大学暑假开学时间)
华中农业大学2024年寒假放假时间?(华中农业大学暑假开学时间)

华中农业大学2024年寒假放假时间? 华中农业大学2024年寒假放假时间介绍如下: 华中农业大学2024年寒假放假时间:1月12日至2月11日。 (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简称“华农”,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国家“双一流”建设

2024-03-08 18:58:24
2025年上海统考时间 2024年上海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
2025年上海统考时间 2024年上海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

2025年上海高考日期 2025年6月7日到8日。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高考时间是固定,除非出现全国性的影响因素,否则是不会改变的,预计2025年6月7日到8日是高考日期。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24年上海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 2024年上海市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表如下: 上海教委公布《上海市中小学2023学年度校历》,上海市

2024-11-12 11: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