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文科生强基计划可报哪些专业

2024-11-29 03:13:18 | 华强网

文科生强基计划可报哪些专业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华强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文科生强基计划可报哪些专业

文科生强基计划可报哪些专业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为文科生开放的招生专业主要涵盖历史学类、哲学类、汉语言文学(通常为古文字学方向)以及考古学等。以下是针对文科生可报专业的详细解读:
1. 历史学类专业
对于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高考学生而言,选择历史学类专业可能会担心毕业后就业机会较少。然而,如果能够通过强基计划录取,这种顾虑可能会得到缓解。历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倾向于教学和科研机构,如果能够忍受孤独并致力于历史研究,走学术道路也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招生院校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
2. 汉语言文学类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因就业方向广泛而成为文科生报考的热门之一。尽管市场上对于低端人才供过于求,但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一直存在。如果考生对汉语有热情,并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强基计划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招生院校: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3. 哲学类专业
哲学专业的学习难度大,毕业后就业范围相对狭窄。尽管专业理论知识偏多,实用性较差,但毕业生仍有一些就业方向,如公务员或学校教师。
招生院校: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
4. 强基计划是否允许转专业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通常不能转到其他非相关学科专业就读,具体政策依各校而定。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基础学科科研人才,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因此学生转专业的可能性较低。如果强基计划学生可以轻易转专业,可能会导致大量学生选择转入热门专业,从而违背了强基计划的原则和目的。

文科生强基计划可报哪些专业华强网

文科生报强基计划如何准备

对于准备申请强基计划的文科生而言,首要条件是必须是2020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无论是一届生还是复读生皆可报名。需要注意的是,每所高校的招生计划略有差异,考生需密切关注意向高校当年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以免错失良机。

参与强基计划的考生应耐心等待报名系统启动,期间,考生和家长可预选3至5所高校。之后,根据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和专业信息,考生需做出合理选择。建议考生根据平时成绩,结合目标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进行选择,以提高录取概率。

高校的强基计划主要面向基础学科,包括但不限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历史等专业,考生在选择时应参考高校的招生简章要求。同时,考生需留意,一旦通过强基计划被高校录取,将无法参与后续的高考提前批或普通批次志愿填报,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做决策时应谨慎考量。

总的来说,文科生申请强基计划时,应充分了解高校的招生计划、专业要求及录取规则,合理选择目标高校,并根据自身条件及兴趣进行专业选择。同时,考生需妥善规划自己的未来路径,确保在强基计划与高考志愿之间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强基计划适合文科生吗

华强网(https://www.huaqiang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适合文科生吗的相关内容。

文科生强基计划值得报。


强基计划并非专属于理科生,该计划最初制定的初衷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中国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自然需要文理兼备。如果说理工类研究是强健国家的手臂,那文史类研究无疑是铸造民族的灵魂。


国家当然不会自废武功,虽然在专业的设置上偏向于理科生,但也同样重视人文类学科,一样提出了强基计划,在一系列顶尖院校中招收文、史、哲的相关专业。


强基计划相对于普通高考,在录取分数上占有一定优势,参与的学校全是985名校,不少院校是文理兼收,而且现在强基计划的入围主要看综合成绩,对文科生来说,是可以和理科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关键是强基计划受国家重视,所有院校专业的实力相当厉害,并且实行小班制教学、导师制等等重点培养,这对于能力提升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增加自身在相关领域的竞争力,毕业后就业根本不是问题。所以对强基计划的学科感兴趣,并且成绩优秀的文科生来说,参加强基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


强基计划文科可以选的专业:例如历史学、哲学、古文字学等。


1、历史学:主干学科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强基计划培养方向主要在敦煌学与丝路文明、全球视野下的文明互鉴、中国文化与东亚文化等方向。历史学专业保研率相对较高,读研深造率也相对较高。


2、哲学:属于哲学大类,培养的是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选择哲学专业的考生一般都会继续攻读硕士、博士。


3、古文字学:以古汉字和各种古汉字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人才成长周期更长,培养难度也更大。古文字学人才短缺问题突出,这也是被加入“强基计划”的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华强网为大家带来的文科生强基计划可报哪些专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华强网:www.huaqiang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文科生强基计划可报哪些专业”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
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

2022年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 强基计划 一、2022强基计划39所一流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 、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

2024-02-03 14:13:06
2024年北京强基计划招生流程
2024年北京强基计划招生流程

北京理工大学2022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及招生计划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22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招生计划大学生计理工工大北京理工招生简章理工大理工大学章及强基计划 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将继续开展强基计划招生,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精神的青年学生进行本硕博衔接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北京理工大学2022强基计划

2024-01-31 16:50:53
2024年天津强基计划招生流程
2024年天津强基计划招生流程

2023年天津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2023年天津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天津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发展理念鲜明,形成了工科优势明显、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医、教育、艺术、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学科布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天津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23年天津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1.强基计划招生计划及范围考生可在报名中查看我校招生专业的

2024-01-31 17:12:54
2024年山东强基计划招生流程
2024年山东强基计划招生流程

南京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山东省招生人数是多少? 山东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省招生人数多少计划招生南京山东省强基2021年南京大学强基计划20211年 南京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已经开启,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想了解南京大学的招生计划人数是多少。为方便大家报名强基计划,本文同步更新了南京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在山东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供大家参考。南京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山东省招生名额

2024-01-31 20:26:32
上海强基计划报名和录取流程是什么?
上海强基计划报名和录取流程是什么?

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进入直播:2020年强基试点招生高校直播工作咨询会于5月10日上午10点召开,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等学校发展基础学科的意见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经我校批准,2020年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2024-01-31 18:41:43
重庆强基计划报名和录取流程是什么?
重庆强基计划报名和录取流程是什么?

重庆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培养模式是什么? 重庆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模式是什么什么计划招生重庆大学强基2021年培养强基计划20211年 重庆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已正式公布,及时整理了重庆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培养模式,供大家参考。招生培养模式(一)学年考核和动态进出调整学校为每名强基计划班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跟踪培养发展情况。建立动态进出机制,每学年对强基计划班的

2024-01-31 21:51:30
2024年浙江强基计划怎么录取?
2024年浙江强基计划怎么录取?

浙江省2021年高校强基计划招生计划统计 浙江招生计划高校强高校计划招生统计强基2021年浙江省年高生计强基计划20211年 前期各高校2021年招生简章中并未公布分省计划,需要登录系统才能看到各个高校2021年强基在浙江省招生专业具体的计划数。整理了2021强基计划在浙江省投放招生计划的院校和专业,供各位家长和同学参考。声明: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当书网)整理编辑,信息来源于(综合整理

2024-01-31 19:24:37
2024年湖南强基计划怎么录取?
2024年湖南强基计划怎么录取?

2022湖南高考强基计划招生录取时间及录取结果查询入口 2022年贵州省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将安排在7月8日至8月23日,强基计划招生录取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湖南2022高考强基计划招生录取时间 录取批次与时间安排 我省的招生录取工作分四批进行,各批次录取的院校和时间安排如下: 本科提前批:军事院校(专业)、公安、飞行学员、公费师范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航海类

2024-01-31 21:10:12